肥料是任一天然或合成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约30%-50%的作物产量增加是来归因于天然或无机化学合成的商业肥料。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极多,依成分可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肥料通常直接用于土壤,或喷洒于叶片。
1840年德国人尤斯图斯·冯·李比希才首次发现植物所需的化学养分,是化学肥料的开端,农业产量因此大增,从此人类饥荒问题开始大幅减少。
保守估计报告称30%至50%的作物产量归因于天然或合成商业肥料。全球市场到2019年,价值可能会上升到超过1850亿美元。 欧洲化肥市场将会增长,以赚取大约的收入。 2018年为153亿欧元。[4]
2012年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消费量数据由世界银行集团公布。[5]对于以下图表,欧盟(EU)国家的值已经被提取出来,以千克每英亩(英亩)计算。 欧盟105万公顷耕地面积的化肥总消费量为1590万吨[6](或根据另一估计1.07亿公顷耕地[7])。这个数字相当于欧盟国家平均每公顷耕地消耗的化肥151公斤。
肥料内的元素可分为主要元素和次量元素两种。
氮(N)、磷(P)、钾(K)是三大重要元素,因为经常应用在“N.P.K.”肥料;钙(Ca)、镁(Mg)、硫(S)等称为次量元素,因为常用于石灰处理、施肥试验。植物组织含有大量这三大元素。
有机肥料可以使土壤团粒化,改善土质通气及保肥力,使土壤更加肥沃。
无机肥料,通常用于提高生物量(以及其后绿肥价值)。
参见:堆肥
动物的排泄物和尸骸腐化经过微生物消化分解就可产生腐殖质。
绿肥作物(green manure crops):利用它的茎叶翻埋土中,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物。如大豆、紫云英、苜蓿等。 覆土作物(cover crops),或覆盖作物:这类作物长成后,茎叶覆盖地面,用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杂草丛生及,具有防止土壤冲刷的功用,并兼具绿化、美化农村景观。覆土作物耕翻土中后,亦可增加土壤养分而为绿肥作物。如野豌豆、紫苜蓿等。
施洒在土壤上的肥料,会随雨水或灌溉,而渗漏到地下水或流至河流或湖泊。这表示在河流或湖泊累积的肥料,可能导致水的优养化现象,而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因而破坏了水中的自然生态的平衡。
由于优养化,导致蓝绿藻大量繁殖的河川
主条目:土壤酸化
石灰、草木灰、氰氮化钙和熔磷肥等,与含氮无机肥料,如混合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养分供应失衡。
主条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过度施肥导致农田排放一氧化二氮增加。
评论